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05-29 09:13
皮膚致敏試驗常用的測試方法為:豚鼠最大劑量法(GPMT)、封閉貼敷法(Buehler試驗)、局部淋巴結實驗法(LLNA),本篇文章為大家介紹封閉貼敷法(Buehler試驗)。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皮膚致敏試驗的作用機理。皮膚致敏即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是免疫介導的對某種反復接觸性物質的皮膚反應,具有致敏作用的化學物經一定途徑作用于機體,與組織蛋白結合形成完全抗原,使體內免疫活性細胞對其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產生淋巴細胞或體液抗體;經過1~2周的致敏期,使體內免疫得到充分發展,形成一定數量的淋巴細胞或特異性抗體,當機體再次接觸此化學物時,則出現過敏反應。致敏反應表現為瘙癢、紅斑、水腫、丘疹、大(小)水泡等。所以醫療器械的致過敏性需要受到大家的關注,本文章所介紹的封閉貼敷法致敏試驗適用于直接與皮膚表面接觸的樣品,例如:敷料貼、繃帶、電極、耦合劑等。
試驗目的
通過豚鼠皮膚致敏—封閉貼敷試驗評估樣品造成豚鼠皮膚致敏反應的潛在性。
樣品制備方法
表1 樣品制備
樣品形態 |
方 法 |
浸提液 |
使用2.5*2.5 cm紗布塊吸附飽和樣品浸提液作為測試組。 |
固體 |
片狀材料和薄膜應不加改變直接用于試驗,制成2.5*2.5 cm的樣品作為測試組。 |
液體 |
液體樣品應不加稀釋進行試驗。如果直接試驗不可行,可采用適當溶劑稀釋后試驗。將液體吸附飽和于2.5*2.5 cm紗布塊作為測試組。 |
粉劑 |
粉劑可以直接附著,或使用適當的溶劑調成糊狀物質后,均勻涂抹于2.5*2.5 cm紗布塊上,作為測試組。 |
膠體 |
將膠狀樣品(如耦合劑)均勻涂抹于2.5*2.5 cm紗布塊上,作為測試組。 |
測試方法
將檢測樣品貼敷于每個實驗動物(總計10只)的左上背部,再用封閉性包扎帶固定(6±0.5)小時,隨后除去固定物和敷貼片。1周連續3天重復該步驟,同法操作3周。對照組動物(總計5只)使用無菌醫用紗布塊作為檢測樣品同法操作。在最后一次誘導敷貼后14天用檢測樣品對全部實驗動物和對照動物進行激發,將檢測樣品貼敷于每只實驗動物去毛的未測試部位,如右下背部,(6±0.5)小時除去固定物和敷貼片。激發后(24±2)小時后被毛,被毛后至少2小時記錄所有敷貼部位的得分,激發后(48±2)小時再進行評分(見表2)。
表2 Magnusson和Kligman分級
敷貼試驗反應 |
等 級 |
無明顯改變 |
0 |
散發性或斑點狀紅斑 |
1 |
中度融合性紅斑 |
2 |
重度紅斑和/或水腫 |
3 |
結果評價
按 Magnusson和Kligman分級標準,對照組動物等級小于1,而測試組中等級大于或等于1時一般提示致敏;如對照組動物等級大于或等于1時,試驗組動物反應超過對照組中最嚴重的反應則認為致敏。
陽性測試
為了確保試驗的再現性和敏感性,應進行陽性對照物試驗,以驗證試驗系統并證實陽性反應。那么陽性試驗該怎么進行呢?下面為大家介紹陽性測試需注意關鍵點:
1)陽性對照需每6個月做一次;
2)陽性對照品為質量體積比為0.1%二硝基氯苯DNCB,對照溶劑為無水乙醇;
3)動物數量為5只實驗組和5只對照組;
4)其他步驟與測試相同。
來源:海河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