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21-12-03 15:14
醫療器械和材料的某些成分和降解產物可能會使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免疫毒性,其對人體免疫系統的影響已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但由于目前尚沒有標準化試驗,GB/T 16886中第20部分給出的是如何進行免疫毒性評價方面的框架,包括醫療器械潛在免疫毒理性方面的免疫毒理學綜述和用于檢驗不同類型醫療器械免疫毒性的方法指南。
醫療器械誘導的免疫變異臨床指征研究的關鍵領域
免疫抑制
免疫刺激
超敏反應
慢性炎癥
自身免疫
風險評定與風險管理
風險評定包括危害識別、劑量反應評定和接觸評定,同時進行風險的表征。應在風險表征的基礎上按照ISO14971進行實施風險管理。
由于很難預測新化學物和新材料的免疫毒性,所以風險的評定和管理的重心應放在醫療器械含有的已知免疫毒性化學物,主要通過廣泛的文獻檢索進行識別,然后考慮綜合風險管理/風險降低程序,同時采取能夠進一步降低剩余風險的各種措施,比如在標簽上注明禁忌癥、產品召回、設計改變和使用或應用限制。
危害的識別
免疫危害信息可通過許多途徑獲得,包括但不僅限于此:
——材料表征;
——殘留物表征;
——可瀝濾材料的表征;
——添加到醫療器械中的藥品和其他物質的表征;
——接觸時間和接觸途徑的表征;
——與化學物、藥品或材料既往接觸的觀察;
——毒性試驗。
迄今為止大部分已識別的免疫學反應與材料添加劑有關,因此這些化學物的接觸評定對于識別免疫危害是重要的。
不同類型醫療器械的各種材料可能發生的免疫應答見下表:
免疫毒性可根據已知的免疫學結果進行預測,。
最可能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質是蛋白質、多糖、核酸和脂類、動物組織等生物源材料已知可激發免疫應答。小分子量物質一般無免疫原性,但其可與宿主蛋白質結合而具有免疫原性。
免疫毒性評定方法
總則
◆可采用體內和體外法進行免疫毒性試驗。與體內免疫毒性試驗相比,體外法由于無法模擬整個免疫系統的復雜情況,試驗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用作機制方面的研究。
◆在考慮進行動物試驗時,宜按照ISO10993-2的規定對已有的替代方法、減少動物數量的方法和改良的替代方法進行試驗,同時還需慎重考慮免疫毒性試驗的生物學意義和預測價值。
◆免疫毒性檢驗可分為非功能性和功能性檢驗兩種類型。非功能性檢驗在測定中具有描述特性:形態學方面和/或定量的術語、淋巴組織變化、淋巴細胞數目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或其他免疫功能標志物。功能性檢驗則測定細胞和/或器官活性,如淋巴細胞增殖、細胞毒活性、特異性抗體形成。
◆免疫毒理學危害的評價的設計流程圖:
炎癥
◆評價植入異物后引起炎癥反應程度的最直接最適當的方法,就是對異物注射或植入部位進行組織病理學觀察。與免疫毒性相關的炎癥是以淋巴細胞為主的損害。可參考ISO 10993-6。
免疫抑制
◆一般采用階層式評估,分為二層,見評價流程圖:
◆第一層中抑制指征主要為非功能性檢驗,免疫器官重量、細胞數目和/或細胞群以及免疫球蛋白的變化。
◆第二層中可采用更特異性的免疫功能檢驗,比如測定作用物在主動免疫期間對自然殺傷(NK)細胞活性和/或免疫功能方面的影響,例如:致敏后抗原特異性抗體產生的檢驗。
◆單一的毒性或免疫抑制試驗不能用于評價所有的免疫相關項目,因此需要鑒別最重要的指示性項目,以選擇有效的方法去評價特定因素的免疫抑制作用。
免疫刺激
◆用于免疫抑制的檢驗方法通常也適用于免疫刺激的檢測。
超敏反應
◆醫療器械最常見的超敏反應是遲發型超敏反應(Ⅳ型)和速發型超敏反應(Ⅰ型),對于Ⅰ型超敏反應尚沒有好的預測性試驗。
◆遲發型超敏反應(Ⅳ型)包括抗原特異性細胞炎癥應答,參考ISO 10993-10。
自身免疫
◆目前還沒有建立能夠將動物數據外推至人的用于檢驗過敏癥和自身免疫的有效動物模型。
臨床前試驗提供數據的外推
因免疫系統的免疫沉積和/或儲備的特性,體外試驗和動物試驗對于人類的意義非常復雜。
免疫毒理學作用不一定就會影響健康,且由于位置不同就需要采用特定的試驗,免疫病理也不同,這些現象通過傳統的一般毒性試驗并不能夠區分出來。
來源:GB/T 16886.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