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2-15 10:31
電子設備在高溫環境下掛死(失去響應或崩潰),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通常涉及熱量對電子元器件性能的影響以及熱管理問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原因及分析:
1、芯片過熱
CPU、GPU 等高性能芯片在高溫下會觸發熱保護機制,降低頻率甚至強制關機。需要優化處理器散熱,或者降頻使用。
高溫下晶體管的特性惡化,導致信號時序錯誤或邏輯電路失效。
熱引發的時序問題:高溫下信號傳播延遲變化,可能導致微控制器或存儲器出錯。
有些處理器會對高低溫的DDR時序進行補償,有的不會。我們碰過,有的原廠給的補償方案錯誤,需要自己手動配置調整建立保持時間。
2、電容失效、或者容值降低
電解電容在高溫下容易泄漏電解質,導致容量下降或失效。
陶瓷電容可能因熱膨脹產生機械應力,導致損壞。
高溫下和低溫下一樣,一些陶瓷電容的容值都會降低。
3、晶振漂移
晶體振蕩器受高溫影響,頻率漂移導致設備時鐘異常。
4.、電路保護機制觸發
過熱保護
一些元器件如穩壓器或電源模塊在溫度超過保護閾值時會主動關閉。
過流或過壓
高溫導致元器件工作參數漂移,引發過流或過壓保護。
5、電感熱電流降額、溫度降額不足
電感溫度降額不足,意味著電感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承受比其額定溫度范圍更高的溫度,長期來看會對電感本身以及整個電路系統造成一系列影響,包括性能下降、可靠性降低,甚至導致系統性故障。
以下是具體分析:
5.1電感本身的影響
(1) 電感值漂移
高溫會導致磁芯材料的磁導率變化,直接引起電感值漂移。
后果:影響電路的濾波特性、諧振頻率或儲能能力,例如開關電源輸出紋波變大或穩定性下降。會引起用電器件死機。
(2) 磁芯損耗增加
磁芯損耗(包括磁滯損耗和渦流損耗)隨溫度升高顯著增加,導致電感效率下降。
后果:發熱量進一步增大,形成惡性循環,可能最終導致磁芯過熱失效。
(3) 繞組電阻增加
高溫會增加電感繞組的電阻(銅損),這會導致更高的功率損耗。
后果:電感效率降低,電路中的功率損耗增加,可能導致熱管理不良。
(4) 材料老化
溫度長期超出設計范圍會加速材料老化:
漆包線:絕緣層劣化,可能引發短路。
磁芯:燒結磁芯可能發生裂紋或粉末磁芯的粘結劑退化,導致性能急劇下降。
5.2 對電路的影響
(1) 電源電路效率降低
在開關電源(如Buck、Boost、Flyback)中,電感是儲能和轉換能量的核心元件。如果電感性能下降:
后果:電源效率下降,輸出電壓波動增大,可能引發負載運行不穩定或觸發保護機制。
(2) 電路可靠性降低
溫度過高可能觸發其他元件的熱保護,甚至引發次生損壞:
功率開關元件:MOSFET或IGBT的工作條件變差,導通損耗增加。
電容:高紋波電流可能加速輸出電容(尤其是電解電容)的老化。
(3) EMI問題加劇
電感飽和或磁芯特性變化會導致電流波形失真,產生更多的高頻諧波噪聲:
后果:系統的電磁兼容性變差,干擾其他電路正常工作,可能違反EMC規范。
(4) 溫升傳遞到其他元件
電感發熱直接傳遞到鄰近元器件(如芯片、電容、PCB板),導致其溫度超出額定范圍:
后果:整個電路系統的壽命縮短,甚至出現連鎖故障。
(5) 工作頻率的限制
高溫下磁芯的飽和磁通密度下降,需要降低工作頻率才能避免飽和:
后果:電源的功率密度降低,無法滿足設計要求。
6、PCB板翹曲或焊點問題
高溫引起 PCB 熱膨脹導致微裂紋,特別是無鉛焊接工藝下,焊點可靠性降低。
BGA封裝芯片焊點開裂,導致接觸不良。
7、材料和設計缺陷
材料老化
長時間高溫環境下,塑料件和絕緣材料老化,導致性能下降或短路風險。
設計裕量不足
元器件選擇的熱容限值接近實際工作溫度,沒有足夠的熱設計裕量。
焊接不良
元器件熱脹冷縮引起焊接點疲勞,導致斷開。
8、 熱設計問題
散熱不足
散熱器設計不良:散熱器尺寸或材料不足以將熱量有效傳遞到外部。
散熱接口材料問題:導熱硅脂或導熱墊片老化或涂抹不均勻,導致散熱效率下降。
氣流阻塞:風扇被灰塵堵塞,或設備內部布線不合理,阻礙散熱氣流。
環境溫度過高
外部環境溫度超過設備的設計工作溫度,熱量無法有效散發。熱仿真不準確,或者對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的功耗預估不足,造成實際功耗遠遠超過熱仿真。
設計功耗超標
元器件負載過高,導致局部發熱量超出散熱系統設計能力。
應對策略
檢查散熱設計:優化散熱器、風道或升級導熱材料。
檢測元器件發熱點:通過熱成像儀定位發熱元件,并評估其工作溫度。
提高元器件耐熱等級:選擇耐高溫規格的電容、芯片或塑料件。
改善PCB設計:增加散熱通孔,優化銅箔面積。
環境改善:降低設備外部環境溫度或配置額外散熱裝置。
進行熱測試:在高溫環境下進行長時間運行測試,排查設計缺陷。
如果需要具體指導,可以提供更詳細的設備信息或高溫掛死的環境條件,以便進一步分析。
低溫啟動可能的問題
來源: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