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2-28 17:23
壽命試驗是為了驗證產品在規定條件下,處于工作(使用)狀態或儲存狀態時,其壽命到底有多長,即要了解產品在一定應力條件下的壽命。壽命試驗的目的,一是發現產品中可能過早發生耗損的零部件,以確定影響產品壽命的根本原因和可能采取的糾正措施;二是驗證產品在規定條件下的使用壽命、貯存壽命是否達到規定的要求。
試驗依據要求
(a)型號研制合同中的有關規定;
(b)GJB450B-2021《裝備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
適用范圍與適用時機
壽命試驗適用于具有耗損特性的機械類產品,如1)集成電路、半導體器件、電路板等電子產品,這些產品在高頻率、高溫度等條件下工作,壽命試驗可以幫助評估其在不同應力下的可靠性;2)發動機、軸承、齒輪等機械產品,它們在長時間運行中會經歷磨損、疲勞等過程,壽命試驗可以模擬這些條件,評估其耐久性;3)金屬、塑料、復合材料等。材料的壽命試驗可以評估其在各種環境條件下的老化、腐蝕、疲勞等性能;4)汽車零部件如剎車系統、懸掛系統、發動機等都需要進行壽命試驗,以確保其在各種路況和使用條件下的可靠性;5)在極端環境下工作的航空航天器件,如發動機、導航系統、結構材料等,必須經過嚴格的壽命試驗,以確保其在高空、高速、高應力條件下的安全性。
有關大型裝備結構(如飛機結構)的壽命試驗與評估方法請見相關手冊。
壽命試驗與評估工作適用于產品設計定型階段、試用階段和使用階段。
產品的壽命參數
產品的耐久性是指:產品在規定的使用、儲存與維修條件下,達到極限狀態之前,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一般用壽命參數度量。極限狀態是指由于耗損(如疲勞、磨損、腐蝕、變質等)使產品從技術上或從經濟上考慮,都不宜再繼續使用而必須大修或報廢的狀態。
產品主要的壽命參數有:
(a)首次大修期限——在規定條件下,產品從開始使用到首次大修的壽命單位數。也稱首次翻修期限。
(b)使用壽命——產品使用到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經濟上考慮都不宜再使用,而必須大修或報廢時的壽命單位數。
(c)大修間隔期限——在規定條件下,產品兩次相繼大修間的壽命單位。也翻修間隔期。
(d)總壽命——在規定條件下,產品從開始使用到報廢的壽命單位數。
(e)儲存壽命——產品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能夠滿足規定要求的儲存期限。
(f)可靠壽命——給定的可靠度所對應的的壽命單位。
對于不同的武器裝備系統,根據上述參數可以派生出不同的壽命參數。應參照相關標準給予定義。
壽命試驗分類及方法
根據根據試驗方法和目的的不同,壽命試驗可以分為加速壽命試驗(Accelerated Life Testing, ALT)、常規壽命試驗(Normal Life Testing)、耐久性試驗(Durability Testing)、可靠性增長試驗(Reliability Growth Testing)、環境應力篩選試驗(Environmental Stress Screening, ESS)等。
除模擬正常使用狀態或儲存狀態進行壽命試驗外,對于高可靠性產品而言,壽命試驗時間很長。為了縮短試驗時間,在不改變故障模式和故障機理的條件下,用增加應力水平(如溫度、濕度、電壓等)來加速產品的失效過程,從而在較短時間內獲得產品的壽命數據的方法稱為加速壽命試驗。按照增加應力的方式,加速壽命試驗可以分為恒定應力、步進應力、序進應力加速壽命試驗三種。ALT適用于需要快速評估產品壽命的情況,可以縮短試驗時間,降低成本,常用于電子產品、材料等領域,但需要準確選擇加速應力,以避免過度加速導致失效模式與實際使用不符。
常規壽命試驗是在正常使用條件下進行長期測試,以評估產品在實際使用環境中的壽命。它適用于對試驗時間要求不高的產品,如家用電器、機械設備等。
常規壽命試驗的試驗條件與實際使用條件一致,結果更為準確,但是試驗周期長,成本較高。
耐久性試驗模擬產品在極端或惡劣條件下的使用情況,評估其在長時間運行中的耐久性,常用于汽車、航空航天、軍事設備等領域。耐久性試驗能夠評估產品在極端條件下的性能,但是試驗條件苛刻,成本較高。
可靠性增長試驗是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通過不斷發現和修復設計缺陷,逐步提高產品的可靠性,適用于新產品研發階段,特別是復雜系統和高可靠性要求的產品。可靠性增長試驗能夠在產品開發早期發現并解決問題,提高最終產品的可靠性,但是需要多次迭代,時間和成本較高。
環境應力篩選試驗是通過施加環境應力(如溫度循環、振動等)來篩選出早期失效的產品,常用于批量生產的產品,如電子元器件、電路板等。ESS能夠有效篩選出潛在缺陷產品,提高出廠產品的可靠性,但可能會對正常產品造成一定的損傷。
參考:《可靠性試驗》胡湘洪、高軍、李勁編著
來源:科鑒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