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18-06-14 09:39
原標題為《檢測人講科普| 你的羽絨服為啥會鉆毛?》
在檢測實驗室,這種現象叫做鉆絨。質量好的羽絨服都要具備一定的防鉆絨性,才能保證不鉆絨或者少鉆絨。
羽絨的防鉆絨性是羽絨檢測的項目之一,指羽絨羽毛和絨絲在規定條件作用下從織物阻止其鉆出表面的現象。常用鉆絨根數表示。羽絨服里鉆出的是什么東西?
羽絨纖維主要由絨子組成,其余包括絨絲、羽絲、毛片等。有研究表明,羽絨的鉆絨性主要表現為絨絲和羽絲的鉆出,占鉆絨的92%,鉆出的絨絲一部分為羽絨本身的組成成分;另一部分為絨子在摩擦、擠壓碰撞等條件下,絨子上的單根絨絲斷裂脫落形成絨絲。
此外,羽絨纖維是蛋白質纖維,極性較大,在摩擦過程中容易帶電,相互排斥,形成蓬松性。故靠近面料兩側的羽絨均有貼近面料的傾向。同時,羽絨受到外力容易回彈,回彈過程中空氣鉆出面料,從而推動面料兩側的羽絨鉆出。
鉆絨的原因很復雜,總結起來有內因和外因兩方面——
內因
由于羽絨是獨特的樹枝結構的蛋白質分子,容易摩擦帶電,發生同性相斥從微孔或縫合處漏出,且羽絨的組成成分較多,羽絲和毛片末端較尖銳,也容易從織物中鉆出。
外因
影響鉆絨的外在因素包括織物的緊度、縫合條件、充絨方式。
1.織物的緊度是綜合考慮紗線細度和密度兩個因素,曹宗華等人通過試驗表明織物緊度為影響鉆絨性的顯著因素。
2.縫合條件包括縫紉的針跡密度、縫紉針型號、縫紉線規格、線跡和縫型以及縫合層數。羽絨制品在縫制過程中會形成針眼,易造成羽絨鉆出。
3.常見的充絨方式分為兩種:先絎線后充絨和先充絨后絎線。羽絨制品通常有3種基礎絎縫格式。橫向絎縫,V型絎縫和格子絎縫。對于橫向絎縫可以采取先絎線再充絨,主要可以避免因絎線工藝造成穿刺面料引起的鉆絨。而V 型絎和格子絎縫很難實現先絎線再充絨,故建議先充絨后絎線。
羽絨鉆絨性能相關檢測標準
羽絨通常被作為填充物來做成服裝和寢具。目前國內常見的羽絨制品標準包括:
GB/T 14272—2011《羽絨服裝》
FZ/T 73053—2015 《針織羽絨服裝》
QB/T 1193— 2012《羽絨羽毛被》
QB/T 1194—2012《羽絨羽毛床墊》
QB/T 1195—2012《羽絨羽毛睡袋》
QB/T 1196—2012《羽絨羽毛枕、墊》
FZ/T 81005—2017《絎縫制品》等。
各項產品標準對防鉆絨性能的測試要求如下表所示:
其中QB/T 1193、QB/T 1194、QB/T 1196、FZ/T 81005對于防鉆絨性的測試方法和技術要求相同。
從表中可以看出,常見羽絨制品的鉆絨性能測試方法有摩擦法和轉箱法??己嗽硎峭ㄟ^縫制一定規格的試樣袋模擬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受到的摩擦、擠壓、揉搓等作用,通過計數填充物鉆出織物表面的根數來評價鉆絨性能。
除GB/T 14272標準B法外,其余測試方法均是在成品上裁取一定規格試樣袋縫合進行測試,試樣袋羽絨需要填充均勻,試驗前設備和試樣袋表面清理干凈。
模擬作用力不同。摩擦法主要是面料與面料、面料與羽絨之間的摩擦、擠揉作用力;轉箱法主要是面料與面料、面料與橡膠球、面料與羽絨之間的混合撞擊、擠壓作用力。
鉆絨統計方式不同。除FZ/T 81005轉箱法不考慮填充物鉆出試樣表面的長短程度,只要鉆出布面即為1根, 而表1中其余產品標準要求填充物鉆出試樣表面2mm才計數。大于2mm的描述在實際操作更有可行性。
鉆出羽絨的收集方式不同。摩擦法由于采用密封的塑料袋,羽絨損耗少,結果準確。而轉箱法為透明的有機玻璃箱體,且箱體較大,鉆出的羽絨收集較困難,容易損耗,影響試驗結果。
試樣袋縫合線處理方式不同。FZ/T 73053標準中明確要求自身縫合線不做封閉處理,而GB/T14272中要求對所有縫合線封閉處理。其余標準對縫合線說明不明確。
技術要求不同。家紡類羽絨制品不論等級或使用類型均采用相同考核要求,相比較而言,針織羽絨服的優等品和一等品的防鉆絨考核要求低于機織羽絨服。因為在一般情況下,針織面料的防鉆絨性能比機織面料差。
填充羽絨質量不同。GB/T 14272中方法A與方法B均明確了試樣袋的填充質量,其余標準應根 據自身羽絨填充厚度來確定。
機織羽絨服標準GB/T 14272的鉆絨性能測試要求將全部絎縫線封閉處理,從而忽略了縫線處的鉆絨,而許多情況下出現跑絨現象是縫線處鉆絨厲害。建議對自身縫合線不做封閉處理。
方法A僅適用于縫線寬度為90mm~130mm,當不滿足條件時采用方法B。輕薄款羽絨服已成為市場的主要潮流趨勢,縫線寬度一般小于90mm,市場監督檢測時往往不能提供相同的織物而無法考核這類羽絨服的防鉆絨性能。建議對于低行距的羽絨服根據產品自身厚度確定填充物厚度,但應同時考慮到摩擦法鉆絨試驗儀中兩塊板的距離做相應調整,具體要求文章未做相應研究。
針織羽絨服標準FZ/T 73053試樣袋的羽絨填充質量未做說明。建議增加鉆絨試驗預處理,即將試樣拍打均勻,適當擠壓空氣,減少縫合時羽絨移動引起的填充物不勻。同時在正轉完成計數后,將羽絨服重新放回的表述有欠妥當,建議修改為試樣袋。
絎縫制品標準FZ/T 81005中將試樣袋縫線處用粘封液粘封的表述比較含糊,縫線的封閉處理未指明是否對試樣原有的縫線進行處理。建議對自身縫合線不做封閉處理。該標準中鉆絨性能考核明確要求只考核羽絨羽毛制品,羽絨羽毛制品的定義為填充物成分為100%的羽絨或100%的羽毛。但鉆絨性測試方法附錄D中對于填充物的要求為本身填充物材料,可以是羽絨羽毛也可以是羽絨羽毛與其他類似材料的混合物。與標準羽絨羽毛制品定義相互矛盾,建議去掉填充物中的其他類似材料混合物的表述。同時在適用范圍明確可以用于服裝的絎縫制品,對于引用該標準的羽絨服鉆絨性測試需要40cm的正方形試樣2個,取樣存在困難。建議標準增加對羽絨服鉆絨性能測試方法,可以根據機織面料和針織面料引用相應的產品標準。
羽絨羽毛睡袋標準QB/T 1195中值得注意的是測試步驟按照GB/T 12705.1進行,但填充物質量不能根據GB/T 12705.1中要求,而應該根據產品自身厚度。
來源: 中國纖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