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18-11-05 10:21
隨著我國種植水平的提高,測土配方施肥也已經深入人心,很多種植戶都會將自己基地的土樣拿去專業機構測定土壤養分,同時,很多農化服務企業也會配套的自己的客戶進行土壤測試,通過土壤養分測試,依據數據改良土壤,合理施肥既能節省肥料投入,又能提高作物品質,保護生態環境。
本文給大家介紹一下土壤各養分指標,希望對大家的實踐有所幫助。
一、土壤測試指標
一般土壤測試指標包括,土壤有機質、土壤酸堿度(pH值),土壤電導率(EC),土壤陽離子交換量(CEC),大量元素(氮、磷、鉀),中量元素(鈣、鎂、硫),微量元素等
1、土壤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是評價土壤肥力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土壤有機質的含量與土壤肥力水平是密切相關的。雖然有機質僅占土壤總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在土壤肥力上起著多方面的作用卻是顯著的。通常在其他條件相同或相近的情況下,在一定含量范圍內,有機質的含量與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關。
2、土壤pH值
酸堿度對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長影響很大,土壤酸堿度對養分的有效性影響也很大,如中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大;堿性土壤中微量元素(錳、銅、鋅等)有效性差。在農業生產中應該注意土壤的酸堿度,積極采取措施,加以調節。
3、土壤陽離子交換量(CEC)
土壤陽離子交換量即CEC 是指土壤膠體所能吸附各種陽離子的總量,其數值以每千克土壤中含有各種陽離子的物質的量來表示。其數值代表土壤的保肥能力。陽離子交換量越大,說明土壤的保肥能力越強。陽離子交換量的值可以指導我們在實際施肥中選擇合適的施肥量及施肥次數。
4、土壤電導率(EC)
土壤電導率(EC)是測定土壤水溶性鹽的指標,而土壤水溶性鹽是土壤的一個重要屬性,是判定土壤中鹽類離子是否限制作物生長的因素。
土壤養分評價分級指標
1、pH值分級
分級
強酸
酸
弱酸
中性
弱堿
堿
強堿
pH值
<4.5
4.5~5.5
5.5~6.5
6.5~7.5
7.5~8.5
8.5~9.0
>9.0
注:按2.5:1水土比例浸拌土壤,pH玻璃電極和甘汞電極(或復合電極)測定。
2、土壤有機質及大量元素分級
級別
有機質
(%)
堿解氮
(N,mg/kg)
速效磷
(P,mg/kg)
速效鉀
(K,mg/kg)
極豐
>4
>150
>40
>200
豐富
3~4
120~150
20~39
150~149
中上
2~3
90~119
10~19
100~149
中下
1~2
60~89
5~9
50~99
缺乏
0.6~1
30~59
3~4
30~49
極缺
<0.6
<30
<3
<30
注:有機質測定為重鉻酸鉀氧化-容量法;堿解氮測定為堿解擴散法;速效磷測定為碳酸氫鈉提取-鉬銻抗比色法(Olsen法);速效鉀測定為醋酸銨浸提-火焰光度計法。
3、土壤中量元素臨界值
分級
有效硫(mg/kg)
有效鎂(mg/kg)
有效鈣(mg/kg)
極豐
>30
>300
>1000
豐富
16-30
200-300
700-1000
中等
<16
100-200
500-700
缺乏
50-100
300-500
極缺
<50
<300
注:有效鈣和有效鎂即交換性鈣、鎂,測定方法為醋酸銨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或火焰光度計)測定;有效硫測定為磷酸鹽-醋酸提取,硫酸鋇比濁。
4、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分級
級別 |
硼B mg/kg |
鉬Mo mg/kg |
錳Mn mg/kg |
鋅Zn mg/kg |
銅Cu mg/kg |
鐵Fe mg/kg |
極缺 |
<0.2 |
<0.1 |
<1.0 |
<0.3 |
<0.1 |
<2.5 |
缺乏 |
0.20~0.5 |
0.10~0.15 |
1.0~5.0 |
0.30~0.5 |
0.10~0.2 |
2.5~4.5 |
中等 |
0.50~1.0 |
0.15~0.20 |
5.0~15.0 |
0.50~1.0 |
0.20~1.0 |
4.5~10.0 |
豐富 |
1.0~2.0 |
0.20~0.3 |
15~30 |
1.0~3.0 |
1.0~1.8 |
10~20 |
極豐 |
>2.0 |
>0.3 |
>30 |
>3.0 |
>1.8 |
>20 |
注:鐵、錳、銅、鋅分析方法均為DTPA溶液浸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鉬的分析方法為草酸-草酸銨浸提—極譜法;硼的分析方法為沸水浸提-姜黃素比色法。
5、陽離子交換量分級
等級 |
陽離子交換量(毫克當量/百克土) |
保肥性能 |
1 |
>20 |
強 |
2 |
10~20 |
中 |
3 |
<10 |
弱 |
注:陽離子交換量測定方法為EDTA-銨鹽浸提,蒸餾滴定法。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