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08-15 21:27
摘要
摘要:就實驗器材用粉末涂料,分析了樹脂體系以及涂料PVC含量對于耐丙酮擦拭性能的影響。性能測試結果表明,通過原料的選擇和配方的調整,粉末涂料產品可以提供優異的耐丙酮擦拭性能。
引言
隨著國家明確而嚴格的環保政策出臺,“漆改粉”的勢頭越來越明顯,讓粉末涂料行業迎來了又一次機遇。近些年隨著行業內的競爭和各企業對研發的投入,功能型粉末涂料也愈來愈受到重視。其中耐化學品類的功能型粉末涂料的實際需求也越來越高。本文研究的粉末涂料產品主要應用于室內實驗器材。丙酮是實驗室常用的化學試劑,除了用作溶劑外,也是用來做涂層表面化學抗性的一種試劑,并且通過其測試的難度非常高。所要涂裝的產品如圖1所示。
1.試驗部分
1.1 原材料
羥基聚酯a(羥基當量43~53 mgKOH/g),羥基聚酯b(羥基當量 280~310 mgKOH/g):工業級,昕特瑪有限公司;異氰酸酯固化劑B1530[NCO含量14.8%~15.7%(w)]:工業級,贏創德固賽有限公司;酚醛環氧樹脂a(當量750~850 g/eq):工業級,國都化工(昆山)有限公司;特種樹脂b:佐敦定制;羧基聚酯(酸值48~55 mgKOH/g):工業級,安徽神劍新材料有限公司;微粉雙氰胺:工業級,今益精(上海)化工制品有限公司;68消光劑:工業級,寧波維楷化學有限公司;2-甲基咪唑:工業級,武漢制藥有限公司;金紅石型鈦白粉:工業級,寧波新福鈦白粉有限公司;填料1(硫酸鋇):工業級,永安威頓超細礦產有限公司;粉末涂料通用顏料:工業級,市售;粉末涂料通用助劑(流平劑、安息香、蠟粉、流動助劑等):工業級,市售。
1.2 主要設備和實驗儀器及化學試劑
電子秤:New Classic MF,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實驗室用預混機:FHJ-05,煙臺東源粉末設備有限公司;SLJ-25型雙螺桿擠出機:煙臺凌宇粉末機械有限公司;磨粉機:型號02,煙臺遠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馬爾文干法粒徑儀:MS2000+ Scirocco2000,英國馬爾文公司;實驗室用靜電噴涂設備:昆山科寶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電烤箱:FD 115,蘇州格瑞達電子設備有限公司;膜厚儀:德國
FISCHER,北京興華科儀化工設備有限責任公司;丙酮:分析純,市售。
1.3 粉末涂料及涂層的制備
按照配方稱取各個原料,用實驗室預混機充分預混合,通過雙螺桿擠出機制片,料片經磨機粉碎制粉,通過馬爾文干法粒徑儀控制粒徑得到均勻的粉末涂料[1]。基材:0.8~1.0 mm厚鋁板;前處理:無鉻前處理;成膜方式:靜電噴涂;固化工藝:15 min@200 ℃;膜厚范圍:
80~100 μm;最后對涂層進行性能測試。產品要求:80~100 μm,涂層不能橘皮,藍色RAL5023,耐丙酮擦拭不掉色。
耐丙酮測試方法及評估標準:
(1) 用無紡布蘸取丙酮,以浸透無紡布為準;
(2) 利用電子天平,施加500 g的壓力,在2~4 cm的距離內,擦拭20次(往復算一次),如圖2;
(3) 擦拭結束后,評估擦拭效果;
(4) 評估標準如圖3。
2.結果與討論
2.1 樹脂體系的選擇
為應對高耐化學品抗性測試,通常采用純環氧配方、聚氨酯配方,此外本文新增加了另外一種新型的配方。具體實驗如表1。
配方1,相對于常規的戶外聚酯和戶內混合型粉末涂料,純環氧涂層交聯密度較高,屬于常規意義上的高耐化學品方案。而純環氧體系,本身由于環氧樹脂和固化劑類型較多,會衍生出很多不同的固化體系。酚醛環氧樹脂的環氧基團官能度大于2[2],普通雙酚A環氧樹脂的環氧基團官能度為2,因此酚醛環氧涂料比雙酚A環氧涂料有更大的交聯密度和更強
的耐化學品能力。固化劑方面,雙氰胺在眾多環氧固化劑中的相對分子質量最小(雙氰胺相對分子質量為84,咪唑相對分子質量為96),反應官能團濃度最高,是做高交聯密度涂層的理想固化劑。所以配方1采用了酚醛環氧樹脂搭配微粉雙氰胺作為固化體系主選。由于是30±5的光澤,所以又復配了化學消光劑來調整光澤。最終此方案做出的涂層流平有點橘皮,流平效果不理想,耐丙酮測試的結果為掉色。
配方2使用了聚氨酯體系,此體系的交聯密度很高。由于是30±5的光澤,所以使用了高低羥基搭配的雙組分消光體系,羥基聚酯a(羥基當量43~53 mg KOH/g為低羥基聚酯,與異氰酸酯固化劑的配比為85:15),羥基聚酯b(羥基當量 280~310 mg KOH/g為高羥基聚酯,與異氰酸酯固化劑的配比為4:6)。此方案做出的涂層表面流平比配方1有明顯提高,耐丙酮擦拭效果也明顯好于配方1,但仍有輕微掉色。相較于配方1,配方2的交聯密度提高了很多,有助于耐丙酮擦拭的提高。
配方3中使用了含有環氧基和羥基的多官能團特種樹脂,其中的羥基和異氰酸酯反應形成高交聯聚合物I,環氧基和羧基聚酯反應形成交聯聚合物II,環氧基和異氰酸酯反應形成交聯聚合物III, 交聯聚合物Ⅰ、交聯聚合物II和交聯聚合物III各自交聯后所得的網絡連續地相互穿插而成互穿網絡結構(即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簡稱IPN結構)
[3]。因為使用了多官能團樹脂,使得互穿網絡結構剛性更強,同時柔韌性也會下降。為防止柔韌性下降得過多,這里選擇了羧基樹脂而非雙氰胺與環氧基團反應。由于此體系中存在三套反應,所以能達到消光的目的,雖然比配方2的交聯密度更高,但柔韌性好于聚氨酯雙組分消光的。此方案做出的涂層流平很好,耐丙酮擦拭無掉色。
3.氟碳涂料的相關標準及評價
2.2 涂料PVC的影響
涂料PVC(PVC即pigment volume concentration, 顏料體積濃度)是指涂料中著色顏料和體質顏料的體積與配方中所有不揮發分(包括樹脂、固化劑、助劑、著色顏料和體質顏料等)的總體積之比。
PVC是涂料中的一個重要指標,不單是液體涂料需要用到這個指標,其實在粉末涂料中,我們通常講樹脂對顏填料的包裹性,就是PVC的一種體現。
在粉末涂料配方設計的時候,通常使用質量配比,而PVC是體積濃度,所以我們所使用的顏填料(主要是填料)的密度就會至關重要。石英粉和碳酸鈣的密度在2.6~2.7 克/立方厘米,而硫酸鋇的密度在4.4 克/立方厘米,同樣的質量它們的體積差距很大,吸油量也不同。所以從PVC的技術角度,不能在配方中使用輕質填料(例如碳酸鈣、石英粉等)直接替換等質量的硫酸鋇。
此實驗采用了耐丙酮效果中等的雙組分聚氨酯配方體系,測試了常見的填料硫酸鋇,結果見表2。
在表2中,對比使用同一種填料硫酸鋇,不同PVC含量時的耐丙酮效果。從配方1到配方3,PVC含量由低到高,對應的耐丙酮效果是下降的。PVC含量少更有利于有機物(主要是樹脂)包裹顏填料,從而減少溶劑擦拭時,游離的顏填料遷移而表現出的掉色。對于表2中的聚氨酯體系,即便PVC含量很低時,仍不能通過耐丙酮擦拭。
3.結語
以多官能團的特種樹脂,搭配異氰酸酯和羧基樹脂為固化體系,制得的高密度互穿網絡結構的涂層,有著優異的耐丙酮擦拭性能。同時選擇高密度填料,優化配方的PVC可以得到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來源:涂料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