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22-12-19 15:26
無菌尿液引流袋通常為袋式的收集容器。通過導尿管的體外管路與無菌尿液引流袋的引流導管連接,形成密閉的引流系統。無菌提供,一次性使用。
無菌尿液引流袋在臨床使用時與導尿管相連接,利用重力原理將尿液自體內引出后,流入貯尿袋內。
根據《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無菌尿液引流袋分類編碼為14-06-12,管理類別為II類。
無菌尿液引流袋一般由貯尿袋、導管、止流閥等組成。貯尿袋一般由軟聚氯乙烯(PVC)壓延薄膜等制成。
常見產品圖示如下:
圖1 普通型
圖2 防返流型
圖3 精密型
常見的技術指標包括以下幾點(不限于此):外觀、尺寸、額定容積、空載泄漏、加載泄漏、跌落泄漏、單向閥回流流量(如適用)、附件的強度、導入管連接強度、注入壓力、時間的要求和流速、無菌、環氧乙烷殘留量(如適用)。
應明確原材料質控標準。對于首次用于醫療器械方面的新材料,應對該材料符合預期用途開展相關研究。
應開展產品性能以及產品技術要求的研究。明確產品技術要求(包括規格參數和性能要求)中各項性能指標及檢驗方法、所采用的標準或方法、采用的原因及理論基礎。如有自定義性能,應確定相應的依據并進行驗證。
不與患者直接接觸的無菌尿液引流袋,應確定豁免生物學試驗的理由。
腿部尿袋、腹部尿袋等與患者直接接觸的無菌尿液引流袋,應根據產品與人體的接觸性質,按照GB/T 16886.1《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1部分: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評價與試驗》標準進行評價,至少進行細胞毒性、皮膚刺激、遲發型超敏反應的生物學評價研究。
參考GB 18280.1、GB 18279.1和GB/T 16886.7等相應規定,選擇產品包裝及滅菌方法,經過確認并進行常規控制,并應開展以下方面的確認:
4.1產品與滅菌過程的適應性:應考察滅菌/滅菌方法等工藝過程對于無菌尿液引流袋的影響。
4.2包裝與滅菌過程的適應性。
4.3應明確滅菌工藝(方法和參數)和無菌保證水平(SAL)。無菌保證水平(SAL)應達到1×10-6。
4.4殘留毒性:若滅菌使用的方法容易出現殘留,如環氧乙烷滅菌,應當明確殘留物信息及采取的處理方法。
貨架有效期驗證試驗通常可分為加速穩定性試驗和實時穩定性試驗兩類。加速穩定性試驗方案設計可參考YY/T 0681.1標準進行,其中“室溫或環境溫度(TRT)”應選擇能代表實際產品儲存和使用條件的溫度,建議采用保守值設計。在進行實時老化試驗設計時,應根據產品的實際運輸和儲存條件確定適當的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
加速穩定性試驗確定的有效期必須通過產品正常儲存和使用條件下的實時試驗結果進一步驗證。如果開展的是加速穩定性驗證,則還需繼續進行實時穩定性試驗。當加速穩定性試驗結果與其不一致時,以實時穩定性試驗結果為準。
貨架有效期驗證試驗需采用與常規生產相同的產品進行。驗證項目包括產品自身性能驗證和包裝系統性能驗證兩方面。前者需選擇與醫療器械貨架有效期密切相關的物理、化學檢測項目,涉及產品生物相容性可能發生改變的醫療器械,需進行生物學評價。后者包括包裝完整性、包裝強度和微生物屏障性能等驗證項目。其中,包裝完整性驗證項目可包括在設定的時間間隔點目力檢測產品包裝(是否污染、破損等)及標簽(完整性、粘附牢固度、印刷內容清晰度等)、泄漏試驗等;包裝強度測試項目包括軟性屏障材料密封強度試驗、無約束包裝抗內壓破壞試驗和模擬運輸試驗等。
確定產品最長更換時間間隔并進行研究。如:附件的強度、導入管連接強度等方面的研究。
無菌尿液引流袋已列入《國家藥監局關于發布免于臨床評價醫療器械目錄的通告》(以下簡稱《目錄》)中的免于進行臨床評價醫療器械目錄。對于符合《目錄》中分類編碼為14-06-12的無菌引流袋/尿袋,無需開展臨床評價研究。
如為兒童型和防返流型無菌尿液引流袋,應結合使用人群的特殊性和產品功能性的情況,開展相應研究。
無菌尿液引流袋應按照YY/T 0316《醫療器械風險管理對醫療器械的應用》進行風險分析,依據YY/T 0316附錄E列舉了無菌尿液引流袋主要危害舉例(見表1)。
表1 無菌尿液引流袋的主要危害舉例
危險(源) |
可預見的事件序列 |
危險情況 |
|
生物學危害和化學危害 |
生物污染 |
包裝破損或使用時操作不規范造成生物污染;產品微生物指標過高 |
產品帶致病菌,引起患者身體不適或感染 |
滅菌工藝未確認,或未嚴格按照已確認工藝實施滅菌 |
使用者使用了有菌的產品,引起患者感染。 |
||
環境污染 |
生產環境污染產品,如外來的粉塵、微生物、其他雜質等 |
引起患者身體不適或感染 |
|
使用過程中發生意外的機械性破壞 |
產品使用性能無法得到保證,使用過程中泄漏,污染環境 |
||
生物相容性 |
采用了不合格原輔材料,或添加劑、助劑、非預期/不期待物質存在潛在毒性(如適用) |
產生毒性或刺激 |
|
|
在標識的滅菌有效期到期前,包裝材料老化已不能保持無菌 |
使用者使用了有菌的產品,患者接觸到有菌產品 |
|
化學危害 |
環氧乙烷解析不達標不正確的配方(化學成分)未按照工藝要求配料添加劑或助劑使用比例不正確 |
造成毒性危害 |
|
操作 危害 |
由不熟練/未經培訓的人員使用 |
操作不熟練、操作失誤 |
無法保證使用安全性,導致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 |
使用產品時未按照說明書中操作方法操作 |
錯誤操作;未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患者在搬運轉送過程中 |
操作失誤,導致無法保證使用安全性 |
|
信息 危害 |
不正確的標簽 |
外部標記不全面、標記不正確或不能夠清楚易認 |
錯誤使用;儲存錯誤; 產品辨別錯誤 |
不正確的說明書;說明書上的注意事項、禁忌證不全 |
缺少詳細的使用方法、必要的警告說明 |
錯誤操作;無法保證使用安全有效性 |
|
對醫療器械壽命終止缺少適當的決定 |
沒有注明產品有效期 |
超出有效期的產品被使用,造成有菌,或因材料老化產生而導致產品性能不符合要求 |
|
不適當的產品包裝(產品污染和/或變性) |
生產、運輸、搬運和儲存過程中導致包裝破損;包裝封口不嚴密;包裝材料選擇不適當;使用前未檢查產品包裝狀態 |
產品使用性能無法得到保證 |
|
再次使用和/或不適當的再次使用 |
未說明產品配件(如有)使用方法 |
產品使用性能無法得到保證 |
|
機械 危害
|
掛鉤(掛帶)斷裂、袋體各熱合部位出現泄漏 |
產品在使用狀態下,各連接部位不牢固,連接處出現泄漏和脫離現象 |
產品使用時,掛鉤、或袋體表面及熱合處不能承受滿額定容量液體,出現斷裂和泄漏的現象。 |
患者翻身拉扯或拉脫導尿管 |
患者臥床導尿時,若與導尿管連接的引流導管過短,可能會因為翻身牽拉引流導管而造成牽拉導尿管 |
造成引流導管松脫嚴重時導致導尿管脫出。 |
來源:嘉峪檢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