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4-11-12 16:52
機械強度是材料力學性能的重要指標,機械強度就是材料抵抗外力破壞的能力,當所受外力超過材料承受的能力,材料就要發生破裂。對于各種不同的破壞力,則有不同的強度指標,常用的有拉伸強度、彎曲強度、沖擊強度和硬度,這里著重介紹拉伸測試速率對高分子聚合物測試性能的影響。
1. 高分子材料拉伸過程
拉伸性能是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一種基本力學性能指標。典型單軸拉伸時的應力-應變曲線如圖1所示。
圖1中的Y點稱之為屈服點,對應的強度為拉伸屈服強度,試片在出現屈服之前發生的斷裂稱為脆性斷裂,這種情況下,試片斷裂前只發生很小的變形(圖中的OA段),試樣并沒有明顯的變化,斷裂面一般與拉伸方向相垂直,斷裂面也很光滑。
試片在出現屈服之后的斷裂稱之為韌性斷裂,試片在屈服后出現了較大的應變,如果在試樣斷裂前停止拉伸,除去外力,試片的大形變已無法完全回復,但是如果讓試片的溫度升到玻璃化溫度Tg附近,則可發現,形變又回復了。這是一種高彈形變,從微觀上看,屈服點以后材料的大形變主要是分子鏈段運動,即在大外力的幫助下,本來被凍結的鏈段開始運動,高分子鏈的伸展提供了材料的大形變。這時由于材料處在玻璃態,即使外力除去后,也不能自發回復,而當溫度升高到Tg以上時,鏈段運動解凍,分子鏈蜷曲起來,因而形變回復,在宏觀上表現為彈性回縮。
高彈變形的過程是外力作用促使材料主鏈發生內旋轉的過程,此過程需要的外力要小的多,而變形量卻大的多,所以在曲線上表現為屈服后應力下降也就是圖上的YB段,高分子鏈段在伸展過程中所需力的大小變化不明顯,故在曲線中部出現比較平穩的線段。
如果在分子鏈伸展后繼續拉伸,則曲于分子鏈取向排列,使材料強度進一步提高,因而需要更大的力,所以應力又出現逐漸的上升,直到發生斷裂(見圖中的BX段)。
以斷裂點為起始點向橫作標作垂直線,此時的封閉曲線則為整個拉伸過程中吸收的能量(見圖1中的斜面部分),通常曲面面積大,說明材料的韌性好。
2. 高分子材料在拉伸強度上的分類
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品種繁多,它們的應力—應變曲線呈現出復雜情況。若按在拉伸過程中屈服點的表現、伸長率大小及其斷裂情況,大致可以分為五種類型。它們是:(1)硬而脆,如聚苯乙烯、有機玻璃和酚醛樹脂;(2)硬而韌,如尼龍、聚碳酸酯;(3)硬而強,如不同配方的硬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的共混物;(4)軟而韌,如橡膠、增塑聚氯乙烯;(5)軟而弱,如柔軟的凝膠,很少用作材料來使用
3. 拉伸試驗中的速度選擇
試驗速度(空載)
A:(10±5)mm/min,
B:(50±5)mm/min,
C:(100±10)mm/min或(250±50)mm/min。
速度選擇
① 熱固性塑料、硬質熱塑性塑料,用A速。
② 伸長率較大的硬質、半硬質熱塑性塑料(如PP、PA等),用B速。
③ 軟板、片和薄膜用C速。相對伸長率<100%的用(100±10)mm/min速度,相對伸長率>100%的用(250±50)mm/min速度。
拉伸速度直接影響測試的結果,相同樣品在不同拉伸速度下得到的結果差異比較大。以下為標準中推薦使用的機速:
在試驗過程中可以發現,當拉伸速率較低時,經過屈服點后試樣出現“細頸”現象,并伴隨有快速的流動性大變形,且細頸從位于夾具端的地方開始擴展,由于縮頸之后試樣的進入大變形擴展階段,試樣截面積變形,拉伸應力隨之降低,因此在應力-應變曲線中出現了“快速擴展平臺”(屈服平臺)。
而在較高的拉伸速率時,夾具的移動速度較大使得材料來不及出現縮頸擴展,因此,在應力應變曲線中不會出現屈服平臺,而試樣在較小的變形量下發生斷裂。
形象地可以理解為,像我們在折樹枝的時候,如果快速的彎折樹枝可能直接啪的一聲,樹枝就斷了。但慢慢去彎折樹枝,可能最后連對折連接處還沒折斷,這是因為緩慢的過程給了樹枝通過調整自身適應了這種變化。對于塑料來說也是一樣,一般拉伸速度越快,材料也就越容易被拉斷,機速越慢材料越不容易被拉斷。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