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25-03-10 08:34
近年來,醫療器械進入的門檻和技術要求在不斷提高。
不僅如此,監管部門對于后期管理同樣采取了強硬措施。
據統計,每年全國大約有150家生產企業因不符合規定而被責令停產或整改,這無疑給企業帶來了沉重的代價。
因此,本篇文章旨在提醒各位同仁,提前做好充分準備,以順利通過即將到來的飛行檢查、例行檢查等。
No.1 監管的分級
依據醫療器械風險管理級別,目前的監管分為四種級別。
每個級別的監管強度和檢查頻率都有所不同,以確保風險最高的企業受到最嚴格的監控,而低風險企業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獲得一定的靈活性。
1). 四級監管
對風險程度高的企業實施四級監管。
主要包括:
a). 生產重點監管品種目錄產品(由國家局制定);
b).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狀況差的企業;
c). 有嚴重不良監管信用記錄的企業。
對實施四級監管的企業,每年全項目檢查不少于一次。
2). 三級監管
對風險程度較高的企業實施三級監管。
主要包括:
a). 生產除本行政區域重點監管品種目錄以外第三類醫療器械;
b).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狀況較差的企業;
c). 有不良監管信用記錄的企業。
對實施三級監管的企業,每年檢查不少于一次,其中每兩年全項目檢查不少于一次。
3). 二級監管
對風險程度一般的企業實施二級監管。
主要包括:
生產除本行政區域重點監管品種目錄以外第二類醫療器械的企業。
對實施二級監管的,原則上每兩年檢查不少于一次。
4). 一級監管
對風險程度較低的企業實施一級監管
主要包括:
生產第一類醫療器械的企業。
對實施一級監管的,原則上每年隨機抽取本行政區域25%以上的企業進行監督檢查。
對新增第一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在生產備案之日起3個月內開展現場檢查。
No.2 監管級別的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的監管級別并非固定不變。
省局會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如監督檢查結果、監督抽驗情況、不良事件監測報告、產品召回情況、投訴舉報及案件查處等信息,來決定是否調整某家企業的監管級別。
1). 上調監管級別的情形
a). 發生嚴重質量事故的企業;
b). 新增高風險產品的企業;
c). 國家帶量采購中選產品的;
d). 創新方式獲得注冊證的企業;
e). 跨區域委托生產的醫療器械注冊人;
f). 僅進行受托生產的受托生產企業。
2). 下調監管級別的情形
對于長期以來監管信用狀況較好的企業。
No.3 結語
面對日益嚴格的監管環境,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應當提前做好充分準備,積極應對即將到來的各種檢查,無論是飛行檢查還是例行檢查。
最后,讓我們共同努力,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推動整個醫療器械行業向著更加規范化、專業化的方向邁進。
來源:醫研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