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3-12 14:51
無源醫療器械開展設計驗證時,一般要求要具備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樣本量,這也是醫療器械在注冊審評階段,經常被發補到的問題。
在介紹如何計算樣本量之前,首先認識兩種數據類型:
計量型(連續型)數據:指連續測量所得的質量特性值(如,尺寸、抗拉等可測量出具體數值的特性數據)。
計數型(屬性值)數據:用計數來記錄和分析的定性數據(如,外觀、疲勞等直接判斷合格/不合格的特性數據)。
此外,還要了解置信度和可靠度的概念:
置信度C:樣本落在參數值某一正負區間內的概率,可以理解為數據在目標區間內的信心是多少。
可靠度R:滿足規范的能力,即估計區間落入容差區間的比例或滿足標準的概率,可以理解為合格率。
樣本量的計算在ASTM F3172這份標準中有比較詳細的介紹,本文也針對該標準中提到的常用的計算方法,對計數型和計量型樣本量計算結合筆者經驗做一下介紹。
計量型樣本量計算
1、首先確定產品特性的風險等級
前文之所以先提到置信度和可靠度兩個概念,便是為了在此處確定產品特性(產品特性在此可以簡單理解成產品性能)的風險等級準備的,即確定相應產品特性的置信度和可靠度。
2、確定k值及樣本量n
根據第1步中確定的置信度C和可靠度R,查表可確定某一k值及對應的樣本量n。例如:如表1所示,如果你選擇的C和R分別為90%和90%,當你選擇k=2.066時,樣本量n=10;當你選擇k=1.765時,則樣本量n=20。
表1 計數型樣本量查詢表(來自ASTM F3172)
看到這你可能會問:那么我應該選擇哪個k值呢,是不是選擇較小樣本量的k值就可以?
繼續往下看:
3、樣本量合理性驗證
確定好k值及樣本量后,并不是樣本量的確定工作就結束了,關鍵一步是還需要驗證樣本量的合理性。即根據選擇的n個樣本的驗證結果,計算均值、標準差,帶入下述公式計算,判斷樣本量合理性。
圖1 樣本量驗證公式
從表1可以看到的是:k值越小,對應的n越大。再結合圖1中樣本量驗證的公式則不難看出:無論是單邊還是雙邊數據,當k值越小時,公式越容易滿足,即樣本量驗證通過的概率越大,此時樣本量也越大。
相反的,樣本量越大,反應真實數據分布能力越高,對應的k值要求也越小。所以回到上面的問題:當你想選擇一個較小的樣本量時,此時對應一個較大的k值,且一般來說較小的樣本標準差也有可能偏大,綜合起來根據圖1公式驗證不通過的概率也會偏高。
舉例:
為方便對上述步驟充分理解,在此舉例說明:某產品中含一管路,其抗拉強度接收標準為大于15N,如何確定該抗拉強度的樣本量?
1、確定產品特性風險等級:這里抗拉強度即為產品特性,假設我們在此確定其風險等級為:C=95%,R=95%。
2、確定k值及樣本量:這里我們選擇k=2.396,n=20。
3、樣本量驗證:確定20個樣本后,對20個樣品測試,得到20個抗拉值,計算均值、標準差,假設均值avg=18,標準差s=0.5。同時我們知道接收標準下限LSL=15,則帶入單邊下限公式:
LTL=18-2.396*0.5=16.802≥15=LSL
公式滿足,則該性能樣本量選擇合理。
計數型樣本量
1、確定產品特性風險等級
這部分與計量型數據相同。
2、帶入公式計算樣本量
計數型樣本量可直接根據如下公式計算:
N=Log(1-confidence)/Log(reliability)
這里給出常見置信度和可靠度下樣本量計算結果,可直接查表:
來源:醫聊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