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fā)
嘉峪檢測網(wǎng) 2020-11-01 21:26
本文主要針對一個細節(jié)進行一下交流,什么細節(jié)呢?就是關于什么樣的ME需要進行耐壓測試的B-d項測試?有F型應用部分但是外殼無信號輸出部分/信號輸入部分還需要做這個測試嗎?
一、B-d項測試具體是什么?
GB9706.1-2007中是這么說的,在F型應用部分(患者電路)和包括信號輸入部分和信號輸出部分在內(nèi)的外殼之間。參見20.3和20.4j。
這一項也是有源醫(yī)療器械比較常見的測試項,無論是注冊檢還是出廠檢,你們可以翻看下自己家產(chǎn)品的技術要求中是不是也包含這一項。
其實在我們編寫產(chǎn)品技術要求時,在電氣安全特征附錄里面的電氣絕緣圖及其下面的表格中,這項(B-d)和A-a2、B-a可以說是最最常見的了
關于對于電氣絕緣圖的制定,一般可按照以下的 步驟。
a) 確認設備電路圖;
b) 確定保護對象;
c) 確定絕緣路徑;
絕緣路徑就是A-a1~B-f這些判斷
d) 確定絕緣類型(名稱;
通過絕緣路徑會知道他的絕緣類型,在GB9706.1-2007里面都可以查到,在相應的條款后面都會注明這種絕緣應該是XX絕緣
e) 確定電介質強度試驗電壓值;
在確定試驗電壓值前先確定基準電壓值,再依據(jù)絕緣類別查表確定試驗電壓值?;鶞孰妷涸谶x取時主要有兩種情況。
(1)選絕緣最大電壓值的一端 :在正常使用時 當設備施加額定供電電壓或制造商所規(guī)定的電壓二者中較高電壓時,設備有關絕緣可能承受的電壓。
(2)選取任何兩點間最高電壓的算術和 :對兩個隔離部分之間或一個隔離部分與接地部分之間的絕緣,基準電壓(U)等于兩個部分的任何兩點間最高電壓的算術和。
確定基準電壓后查表5可以確定試驗電壓
f) 界定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
通過基準電壓和絕緣類型可以查表16確定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
g) 制成表格,構成絕緣圖的一部分
那么我們回到問題,有F型應用部分但是外殼無信號輸出部分/信號輸入部分還需要做這個測試嗎?有F型應用部分但是外殼無信號輸出部分/輸入部分的產(chǎn)品,這個很常見吧,產(chǎn)品技術要求在信號輸入部分/信號輸出部分那一欄寫:無,但是在下面絕緣圖和表格中卻包含B-d項測試,這種情況你們有嗎?
二、外殼無信號輸出部分/信號輸入部分需要做B-d嗎?
首先各位也可以看下自己家產(chǎn)品的報告中是否有進行B-d這項測試,
來看下這個
某個產(chǎn)品的注冊檢驗報告,出于隱私保護抹掉了一些內(nèi)容,但對我們無影響,這是產(chǎn)品已經(jīng)聲明了沒有信號輸入部分/信號輸出部分后出具的合格測試報告,我們可以看到B-d項測試被執(zhí)行了。這是一個事實,那么我的疑問在哪里呢?
我覺得這個測試是不必要的!為什么呢?繼續(xù)看
三、對標準的探討
從上面的報告頁截圖我們看到,廣東所將B-d測試位置定義為應用部分和外殼之間,那么很顯然結合定義,他們認為B-d是指在F型應用部分和(包括信號輸入部分和信號輸出部分在內(nèi)的)外殼之間, 可以看做是F型應用部分與(XXXX)的外殼之間,XXX是定語,可以省掉,最終說的還是F型應用部分與外殼之間,當然這個應該也是大多數(shù)人的看法。
但是抱著質疑的態(tài)度去查了下IEC60601-1:1988
是這么定義的:
對于這個including,很有意思
我們GB將其翻譯為包括…在內(nèi)的,很容易理解為包括在內(nèi)的這部分可有可無,然后就會出現(xiàn)上述的那種理解,舉個例子,公司決定對研發(fā)團隊(包括采購在內(nèi)的)進行表揚,也可以定語前置,公司決定對(包括采購在內(nèi)的)研發(fā)團隊進行表揚,這沒問題吧?那么最終表揚的就是研發(fā)團隊,這里面可能有些研發(fā)團隊里面含有采購,有些研發(fā)團隊里面也可能沒有采購,采購有的話就一起表揚,沒有的話就算了,歸根結題要表揚的是研發(fā)團隊,這也與我們上面理解的相對應。但是如果說把including翻譯為包含…的,那意思就大相徑庭了。我們來看,公司決定對研發(fā)團隊(包含采購的)進行表揚,同樣定語前置我們更容易理解,公司決定對(包含采購的)研發(fā)團隊進行表揚,那么這時候就只有包含采購的那部分研發(fā)團隊才會受到表揚,而另一部分不含有采購的研發(fā)團隊就不在表揚之列。這也沒問題吧?所以問題就在于對Including的翻譯和理解,這里我個人更傾向于后者,因為如果想表達的是F型應用部分與外殼之間,為什么不直接像B-a一樣:在應用部分和帶電部分之間,簡潔明了,清晰易懂;再比如A-a2:在帶電部分和(未保護接地的)外殼部件之間,如果我們理解為帶電部分和外殼部件之間對嗎?,已經(jīng)連接保護接地導線的外殼還需要做此項測試嗎?顯然這里的定語“未保護接地的”不可以省略!
綜上,我覺得有F型應用部分但外殼無信號輸出部分/信號輸入部分的話不需要做B-d項測試!
四、價值
討論上述問題的價值
1.B-d無論在注冊檢驗還是出廠檢驗這項測試都非常常見,對要不要進行這項測試能夠從原則上給到指導,要做的話為什么?不要做的話又是為什么?討論過后都能心中有數(shù),不是人云亦云,當然我得出的這個結論未必準確;
2.如果其他測試項合格,唯獨這項沒有過,又該怎么處理?是否可以按照合格來算呢?當然很多時候是要看檢測工程師的理解,我們也只是排除個人因素外的這么一個理想情況(事實上檢測工程師對產(chǎn)品是否合格影響非常大),從理論角度進行一個反思和討論;
3.具體的知識也是我想要傳遞的,但并不是我想要傳遞的最重要的理念,其實這也是今天偶然間審核時看到的一個產(chǎn)品技術要求繼而引發(fā)一系列的思考,理解后可以舉一反三,適用到其他類似的產(chǎn)品上面,希望遇到問題時尤其新手能先自己去查閱資料去思考,結果無論對錯,你印象都會很深刻,而且追逐的本身就是在進步,上面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旨在能拋磚引玉,激起大家對問題的思考之心和求知、求真之欲。
來源:醫(yī)械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