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4-11-09 10:47
摘 要 / Abstract
硫黃作為痤瘡外用治療藥物,能夠有效控制細菌感染和炎癥,從而減少痤瘡的形成。然而,氣味強烈和分散性差的特性限制了硫黃在護膚品中的應用。通過微囊包裹技術與微粒化技術制備的微粒化膠態硫可以克服這些固有的局限性。本文介紹了硫黃在祛痘上的應用及其微粒化膠態硫技術,并對使用該技術的膠態硫祛痘精華液的安全性與有效性進行了評價。結果顯示,受試者對膠態硫祛痘精華液的斑貼反應均為陰性,表明該產品安全無刺激,且具有祛痘效果。
Sulfur is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bacterial infections and inflammation, thereby reducing acne formation when used topically. However, its unpleasant odor and poor dispersibility limit its application in skincare products. The use of encapsulation and micronization techniques to create micronized colloidal sulfur can overcome these limitation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sulfur in acne treatment and the technology of encapsulated colloidal sulfur particles. It also evaluates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Colloidal Sulfur Anti-Acne Essence developed using these techniques.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patch test results for this product were all negative, indicating no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product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treating acne.
關 鍵 詞 / Key words
微粒化;粉刺;丘疹;痤瘡;膠態硫
micronization; pimple; papule; acne; colloidal sulfur
1、背景及概況
1.1 痤瘡的成因與應對策略
痤瘡,俗稱痘痘,是毛囊皮脂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在面部或軀干出現開放或閉合的丘疹、膿皰或結節,可能導致疼痛、紅斑、色素沉著或瘢痕[1]。痤瘡的成因較為復雜, 其發病機制涉及毛囊角化異常、痤瘡丙酸桿菌的微生物定植、皮脂分泌、炎癥,以及遺傳和非遺傳因素。皮脂腺過度分泌油脂,出油太多導致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廢舊角質過多堆積,使毛囊口變狹窄、閉塞,使得痤瘡丙酸桿菌大量滋生聚集,隨著油脂、角質細胞異常分化越堆越多, 從而引發炎癥,肌膚就長出了粉刺。如果沒有妥善地處理,這些粉刺就會繼續被細菌感染,從丘疹, 到結節,再到囊腫,最后留下瘢痕和痘印。痤瘡發展的風險因素包括青春期發育、家族痤瘡史和油性皮膚類型[2,3]。
目前,臨床上會在對痤瘡進行準確分級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4]。較為公認的分級治療方法為:針對粉刺為主的Ⅰ級痤瘡,使用抗角化及去脂藥物為主的外用藥物解決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皮脂分泌增多等問題;針對粉刺、炎癥性皮損數量較多的II 級痤瘡,主要采取抗角化、去脂、抗感染等外用藥物進行治療;針對主要表現為炎癥性損害的III 級痤瘡,主要進行抗感染治療,再輔以抗粉刺治療,一般以外用藥物搭配口服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針對以結節、囊腫等損害為主的Ⅳ級痤瘡,以口服藥物為主,搭配外用藥物,必要時需要使用激素類藥物[5-7]。常見的外用痤瘡藥物成分包括:①維A 酸類成分,如維A 酸、異維A 酸、阿達帕林等;②過氧苯甲酰;③外用抗菌藥物,如克林霉素、紅霉素等;④其他成分,如水楊酸、硫黃、壬二酸等[8]。除藥物治療外,局部使用護膚品可以減少口服藥物的攝入,因此,護膚品在緩解痤瘡的癥狀方面也有重要作用[9]。
1.2 硫黃在祛痘上的應用及優化策略
硫黃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早在《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中就被列為重要礦物藥材, 并被《中國藥典》收錄[10]。硫黃的祛痘功效已被廣泛認可,《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9 修訂版)》和美國皮膚病學會在2024 年更新的《尋常痤瘡管理護理指南》均肯定了硫黃作為痤瘡外用治療藥物的功效[1,2]。
硫黃在護膚品中的應用也有悠久的歷史,經典的硫黃皂即為一例,其具有抑制皮脂分泌和殺滅細菌、真菌、霉菌、螨蟲、寄生蟲等作用,對一些皮膚病有一定的預防和輔助治療效果。然而, 硫黃在護膚品中的應用存在諸多局限性,限制了其廣泛應用。首先,硫黃氣味濃烈,給使用者帶來不適;其次,單體硫黃刺激性較強,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皮膚刺痛和發紅;最后,硫黃不溶于水和油,在護膚品中以粉末形式存在,容易團聚成塊。
國際上在應用硫黃過程中也發現了上述問題, 并嘗試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優化。美國凡特魯斯(Vertellus)公司發現,微囊包裹膠態硫技術可以有效減少這些弊端[11]。微囊包裹膠態硫技術通過將硫黃包埋在阿拉伯樹膠中,形成半封閉或全封閉的微囊結構,帶來了以下好處:①延緩硫黃的釋放, 實現緩釋效果,延長作用時間;②降低刺激性,使其更廣泛地應用于護膚品中;③掩蓋硫黃的特殊氣味,提高產品的使用舒適度;④粒徑均勻,更易于在護膚品配方中分散。
研究者發現應用美國凡特魯斯公司膠態硫的祛痘護膚品的膚感反饋不佳,顆粒感明顯,有輕微的刺激性。使用微粒化技術對硫黃的粒徑進一步優化, 得到的微粒化膠態硫粒徑更小,接觸皮膚的比表面積更大,有望解決應用于護膚品后膚感不佳的問題。本研究對應用微粒化膠態硫的祛痘精華液的安全性與有效性進行了評價。
2、實 驗
2.1 材料與儀器
2.1.1 材料
羽素膠態硫祛痘精華液( 深圳市羽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編號:粵G 妝網備字2023020952)。
2.1.2 儀器
斑試器(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Antera 3D CS 成像儀( 愛爾蘭Miravex 公司);VISIA-CR 面部成像系統(美國Canfield 公司);肌膚影像分析儀[ 以色美科智能醫療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圖像由Image Pro Plus圖像分析軟件處理。
2.2 實驗方法
2.2.1 斑貼測試
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招募了33 名21~58 歲的受試者, 選擇面積不超過50mm2,深度不超過1mm 的斑試器,以封閉式斑貼試驗方法,將測試樣品0.020~0.025ml 加于斑試器內,將斑試器貼敷于受試者前臂曲側,24h 后去除測試樣品,分別于去除后0.5、24、48h 觀察受試者皮膚反應。
2.2.2 丘疹體積測試
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招募了31 名19~46 歲的亞洲成年受試者,使受試者在正常情況下連續使用測試樣品14 天,在使用后1h、12h、24h、3 天、5 天和14 天通過圖像采集分析丘疹體積,評估該測試樣品對受試者的丘疹體積的改善效果。
2.2.3 祛痘功效測試
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招募了31 名19~46 歲的亞洲成年受試者,使受試者在正常情況下連續使用測試樣品14 天,皮膚科醫生評估記錄受試者使用樣品前以及使用樣品后12h、24h、3 天、5 天、14 天,面部的皮損總數、粉刺數目、丘疹數目,并以總積分的形式對皮損總數、粉刺數目、丘疹數目進行評估計算,評估該測試樣品的祛痘功效。
2.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內比較行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 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3、結 果
3.1 斑貼測試結果
為了評價微粒化膠態硫應用于人體的安全性, 采用斑貼法檢測了膠態硫祛痘精華液的安全性。整個測試由皮膚科醫生進行臨床評估,根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 年版)》中皮膚封閉型斑貼試驗皮膚反應分級標準進行分級:0 級,陰性反應;1 級,可疑反應,僅有微弱紅斑;2 級,弱陽性反應(紅斑反應),出現紅斑、浸潤、水腫、丘疹;3 級, 強陽性反應(皰疹反應),出現超出受試區的紅斑、浸潤、水腫、丘疹、皰疹;4 級,極強陽性反應(融合性皰疹反應),出現超出受試區的明顯紅斑、嚴重浸潤、水腫、融合性皰疹。人體皮膚斑貼試驗結果顯示,在移除斑貼后0.5、24、48h,33 名受試者皮膚反應均為陰性(0 級),說明該產品安全無刺激,見表1。
3.2 膠態硫祛痘精華液對丘疹體積的影響
為了測試膠態硫祛痘精華液的祛痘功效,使用肌膚影像分析儀測試了使用前后受試者的丘疹體積和丘疹處的皮膚紅色值。測試結果表明,受試者在單次使用產品1h 后具有減小丘疹體積的效果;在連續使用產品5 天后,丘疹體積減少35.95% ;在連續使用產品14 天后,丘疹體積減少57.85%,見圖1。說明膠態硫祛痘精華液有明顯的祛痘功效。其中一位受試者在使用產品14 天后,下巴處的丘疹數量明顯減少,且丘疹處皮膚發紅明顯改善,見圖2。
3.3 膠態硫祛痘精華液祛痘功效
為了測試膠態硫祛痘精華液的祛痘功效,受試者使用樣品后請皮膚科醫生評估受試者面部皮損總數、粉刺數目、丘疹數目。測試結果顯示,受試者在單次使用產品12h 后具有減少皮損總數的效果;在連續使用產品5 天后,皮損總數減少40.74% ;在連續使用產品14 天后,皮損總數減少72.22%, 見圖3,這說明膠態硫祛痘精華液具有明顯的祛痘功效。受試者在單次使用產品12h 后面部粉刺減少21.43% ;在連續使用產品5 天后,面部粉刺減少35.71% ;在連續使用產品14 天后,面部粉刺減少83.93%,見圖4,這說明膠態硫祛痘精華液具有明顯的祛粉刺效果。受試者在單次使用產品12h 后面部丘疹減少10.00% ;在連續使用產品5 天后,面部丘疹減少46.00% ;在連續使用產品14 天后,面部丘疹減少58.00%,見圖5,這說明膠態硫祛痘精華液具有明顯的祛丘疹效果。
4、討 論
硫黃作為一種痤瘡治療藥物具有悠久的應用歷史,其在皮膚科中被用作抗菌、抗真菌和角質溶解劑已有半個多世紀[9]。在美國皮膚病學會2024 年更新的《尋常痤瘡管理護理指南》中提出,盡管外用硫黃在痤瘡治療中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得到了肯定,但缺乏具體的臨床使用建議[1]。這可能是因為硫黃在單質形式下存在氣味特殊、溶解度有限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在祛痘類藥品及護膚品中的應用。膠態硫包裹技術的出現有效彌補了這些不足,不僅掩蓋了硫黃的氣味, 提高了其水溶性,還增強了其在護膚品中的分散性。
此前,使用微囊化膠態硫的產品在深圳市羅湖區中醫院進行了醫學臨床試驗。深圳市羅湖區中醫院皮膚科門診招募120 例尋常型痤瘡炎性丘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5% 過氧苯甲酰凝膠, 59 例) 和觀察組( 復合膠態硫乳液,61 例)。兩組患者均連續用藥28 天,用藥后第1、2、3、4 周隨訪復診,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皮損數量和面積變化、對藥物刺激的主觀感受程度[12]。結果表明, 在治療尋常型痤瘡時,其表現出與過氧苯甲酰凝膠相當的祛痘效果和較低的刺激性,因此可作為輕度尋常型痤瘡治療的備選方案。然而,使用微囊包裹膠態硫祛痘精華液的用戶普遍反饋使用膚感不好,顆粒感明顯。在此基礎上,微粒化膠態硫技術進一步優化了硫黃的應用。通過微粒化處理,膠態硫中硫黃的粒徑更小,比表面積增大,氣味得到更好的掩蓋,刺激性降低, 拓展了硫黃在護膚品中的應用。
本文對應用微粒化膠態硫的祛痘精華液的安全性與有效性進行了測試。研究發現應用微粒化膠態硫的祛痘精華液安全性高,具有明顯的祛痘功效。然而本文未對膠態硫粒徑大小與其釋放速度及作用效果的相關性進行深入研究。未來將對膠態硫顆粒根據粒徑大小進行分組測試,以找出最優粒徑范圍。研究者相信隨著對復合微粒化膠態硫研究的深入, 其在緩解痤瘡中的應用將會進一步拓展。
5、結 論
硫黃作為祛痘成分,其安全性與有效性已經過時間的檢驗。使用微囊包裹技術與微粒化技術可以掩蓋硫黃的特殊氣味,減小硫黃的粒徑,增加比表面積,增加其分散性,從而極大地拓展硫黃在祛痘類護膚品中的應用。本文通過實驗對應用微粒化膠態硫的祛痘精華液的安全性與有效性進行了測試。第三方人體斑貼測試表明應用微粒化膠態硫的祛痘精華液安全性高,斑貼測試安全無刺激;第三方人體祛痘功效測試表明應用微粒化膠態硫的祛痘精華液對受試者面部單個丘疹體積、皮損總數、粉刺數目、丘疹數目有明顯的改善效果。本研究驗證了應用微粒化膠態硫的祛痘精華液具有明顯的祛痘功效且安全性強,可以滿足消費者的日常祛痘需求。
引用本文
陳劍暉*,盛伊娜,張慧,王浩宇,韓鵬,徐加明.微粒化膠態硫在祛痘功效護膚品中的應用[J/OL].《化妝品與皮膚科學》網絡專刊,2024(1):26-32[2024-11-08].https://www.cfdam-health.com/ebook/hzp/index.html.
來源: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