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fā)
嘉峪檢測網(wǎng) 2024-09-30 09:34
一、首先回顧GB/T 16886.1標準
1.1 適用情況
主要適用于預期用于人體的任何材料或器械,特別指出若器械較為特殊,可能需要進一步確定。
醫(yī)療器械總體生物學評價應考慮以下方面:
a) 材料的構(gòu)成,即所有與組織直接和間接接觸的材料;
b) 預期的添加劑、加工過程污染物和殘留物;
c) 與醫(yī)療器械直接或間接接觸的包裝材料,可能向醫(yī)療器械遷移化學物質(zhì)并間接地作用于患者或醫(yī)護人員;
d) 可瀝濾物質(zhì);
e) 降解產(chǎn)物;
f) 其他組件及其在終產(chǎn)品中的相互作用;
g) 終產(chǎn)品的性能與特性;
h) 終產(chǎn)品的物理特性,包括但不限于多孔性、顆粒大小、形狀和表面形態(tài)。
應在進行任何生物學試驗之前描述醫(yī)療器械的化學成分并考慮材料表征,包括化學表征。具有適宜毒理學值的化學表征可用來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試驗。
1.2 差距分析和生物學評估終點的選擇
圖1 生物學評價的終點對照表
注:X 表明某一風險評定需要獲取的必要信息。
E表明風險評定中需要評價的終點(可通過已有資料、附加的特定終點試驗或該終點不需要附加資料組評估的理由來評估)。如果某一醫(yī)療器械由未在醫(yī)療器械中使用過的新型材料加工而成,文獻中無毒理學數(shù)據(jù),還宜考慮除表中標記“Ej”的附加終點。對某些特定醫(yī)療器械,可能需要比預期終點更多或更少的終點。
在生物學評估時,應評估現(xiàn)有信息并與評估醫(yī)療器械生物學安全所需的數(shù)據(jù)組進行比較。識別進行風險評定需要的完整數(shù)據(jù)組所需補充的其他合理且切實可行的數(shù)據(jù)或試驗。表征數(shù)據(jù)差距并確定其對生物學終點的評估和總體生物學風險評定的意義。識別可解決數(shù)據(jù)差距的數(shù)據(jù)組的選項。
例如,藥典中塑料測試通常在原材料上進行,但是GB/T 16886.1是評價該醫(yī)療器械的最終狀態(tài)。因此,在不具有適宜論證的情況下,從藥典測試得到的數(shù)據(jù)不足以說明該最終狀態(tài)的醫(yī)療器械。試驗應在最終醫(yī)療器械上、或取自最終器械上有代表性的樣品上、或與最終醫(yī)療器械同樣方式加工(包括滅菌,如需要)的材料上進行。
二、USP與GB/T 16886系列標準的試驗對比分析
2.1試驗說明
l 急性全身毒性試驗
急性全身毒性測試測量測試材料的刺激作用并確定其對人體的潛在危害。毒性由口服、皮膚和吸入材料的暴露量決定。使用的一種或多種方法取決于產(chǎn)品的使用方法。
l 皮內(nèi)試驗
皮內(nèi)測試將材料直接施用于在正常使用期間將接觸的組織,而無需保護皮膚或任何其他身體系統(tǒng)。這允許測試人員評估特定組織對材料的反應。例如,塑料植入物在與肌肉和脂肪組織接觸時必須表現(xiàn)出低水平的毒性和刺激性,然后才符合USP Class VI 要求。
l 植入測試
植入測試確定活體組織在植入活體動物體內(nèi)時對材料的反應。USP VI 級測試所需的標準植入時間為五天。如果五天后沒有刺激或毒性跡象,它將滿足測試的植入要求。
2.2試驗對比
表2 USP與GB/T 16886系列標準試驗對比表
測試項目 |
試驗依據(jù) |
浸提介質(zhì)/位置 |
浸提時間/浸提溫度 |
試驗動物 |
接受標準 |
急性全身毒性試驗 |
USP |
0.9%氯化鈉溶液(靜脈注射) |
72±2h /37±1°C |
小鼠 兔子 |
試驗組動物反應不大于對照組 |
1:20 乙醇濃度的氧化鈉溶液(靜脈注射) |
72±2h /37±1°C |
小鼠 兔子 |
|||
聚乙二醇400(腹腔注射) |
72±2h /37±1°C |
小鼠 兔子 |
|||
植物油(腹腔注射) |
72±2h /37±1°C |
小鼠 兔子 |
|||
GB/T 16886.11-2021 醫(y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試驗 |
0.9%氯化鈉溶液和芝麻油(皮膚、植入、吸入、皮內(nèi)、肌內(nèi)、腹腔、靜脈、經(jīng)口、皮下) |
72±2h /37±1°C |
小鼠、大鼠、兔子、犬、猴 |
試驗組動物反應不大于對照組 |
|
皮內(nèi)測試 |
USP |
0.9%氯化鈉溶液(靜脈注射) |
72±2h /37±1°C |
小鼠 兔子 |
樣品記分減去空白對照記分不大于1.0 |
1:20 乙醇/氧化鈉溶液(靜脈注射) |
72±2h /37±1°C |
小鼠 兔子 |
|||
PEG 400(腹腔注射) |
72±2h /37±1°C |
小鼠 兔子 |
|||
植物油(腹腔注射) |
72±2h /37±1°C |
小鼠 兔子 |
|||
GB/T 16886.10-2017 醫(y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10部分:刺激與皮膚致敏試驗 |
0.9%氯化鈉溶液和植物油(脊柱一側(cè)的5個點) |
72±2h /37±1°C |
小鼠、豚鼠、兔子 |
樣品記分減去空白對照記分不大于1.0 |
|
植入測試 |
USP |
肌肉植入 |
NA |
兔子 |
樣品記分減去空白對照記分不大于1.0 |
GB/T 16886.6-2022 醫(y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應實驗 |
肌肉植入,皮下組織植入,骨植入,腦組織植入 |
NA |
小鼠、大鼠、豚鼠 兔子 |
樣品記分減去空白對照記分不大于1.0 |
表3 USP與GB/T 16886.11-2021急性全身毒性試驗臨床觀察點對比表
USP |
GB/T 16886.10-2017 |
||
臨床觀察 |
觀察癥狀 |
臨床觀察 |
觀察癥狀 |
呼吸 |
呼吸困難(腹式呼吸、氣喘)、呼吸暫停、紫紺、呼吸急促、鼻流液 |
呼吸 |
呼吸困難(腹式呼吸、氣喘)、呼吸暫停、紫紺、呼吸急促、鼻流液 |
肌肉運動 |
嗜睡減輕或加重、扶正缺失、感覺缺乏、全身僵硬、共濟失調(diào)、異常運動、俯臥震顫、肌束抽搐 |
肌肉運動 |
嗜睡減輕或加重、扶正缺失、感覺缺乏、全身僵硬、共濟失調(diào)、異常運動、俯臥震顫、肌束抽搐 |
痙攣 |
陣攣、強直、強直性陣攣、昏厥、角弓反張 |
痙攣 |
陣攣、強直、強直性陣攣、昏厥、角弓反張 |
反射 |
角膜、翻正、牽張、對光、驚跳反射 |
反射 |
角膜、翻正、牽張、對光、驚跳反射 |
眼癥狀 |
流淚、瞳孔縮小/散大、眼球突出、上瞼下垂、混濁、虹膜炎、結(jié)膜炎、血淚癥瞬膜松弛 |
眼癥狀 |
流淚、瞳孔縮小/散大、眼球突出、上瞼下垂、混濁、虹膜炎、結(jié)膜炎、血淚癥瞬膜松弛 |
流涎 |
過多 |
流涎 |
過多 |
立毛 |
被毛粗糙 |
立毛 |
被毛粗糙 |
痛覺喪失 |
反應降低 |
痛覺喪失 |
反應降低 |
肌肉狀態(tài) |
張力減退、張力亢進 |
肌肉狀態(tài) |
張力減退、張力亢進 |
胃腸 |
軟便、腹瀉、嘔吐、多尿、鼻液溢 |
胃腸 |
軟便、腹瀉、嘔吐、多尿、鼻液溢 |
皮膚 |
水腫、紅斑 |
皮膚 |
水腫、紅斑 |
表4 USP與GB/T 16886.10-2017皮內(nèi)反應記分系統(tǒng)對比表
USP |
GB/T 16886.10-2017 |
||
反應 |
記分 |
反應 |
記分 |
紅斑和焦痂形成 |
紅斑和焦痂形成 |
||
無紅斑 |
0 |
無紅斑 |
0 |
極輕微紅斑(勉強可見) |
1 |
極輕微紅斑(勉強可見) |
1 |
清晰紅斑 |
2 |
清晰紅斑 |
2 |
中度紅斑 |
3 |
中度紅斑 |
3 |
重度紅斑(紫紅色)至無法進行紅斑分級的焦痂形成 |
4 |
重度紅斑(紫紅色)至無法進行紅斑分級的焦痂形成 |
4 |
水腫形成 |
水腫形成 |
||
無水腫 |
0 |
無水腫 |
0 |
極輕微水腫(勉強可見) |
1 |
極輕微水腫(勉強可見) |
1 |
清晰水腫(腫起邊緣清晰) |
2 |
清晰水腫(腫起邊緣清晰) |
2 |
中度水腫(腫起約1mm) |
3 |
中度水腫(腫起約1mm) |
3 |
重度水腫(腫起超過1mm,并超出接觸區(qū)) |
4 |
重度水腫(腫起超過1mm,并超出接觸區(qū)) |
4 |
表5 USP與GB/T 16886.6-2022植入測試評分對比表(肌肉植入)
USP |
GB/T 16886.6-2022 |
||||||
莢膜寬度(從植入物對照或樣品所占據(jù)的空間的周邊到莢膜的周邊,四舍四入到最接近0.1mm來測量) |
計分 |
反應 |
計分 |
||||
無 |
0 |
0 |
1 |
2 |
3 |
4 |
|
≤0.5mm |
1 |
新血管形成 |
0 |
輕微毛細血管增生,局灶性,1個~3個芽 |
4組~7組毛細血管增生,輔以成纖維細胞結(jié)構(gòu) |
較大范圍的毛細血管增生,輔以成纖維細胞結(jié)構(gòu) |
廣泛毛細血管增生輔以成纖維細胞結(jié)構(gòu) |
0.6-1.0mm |
2 |
纖維化 |
0 |
局限性區(qū)域 |
中度厚區(qū)域 |
厚區(qū)域 |
廣泛區(qū)域 |
1.1-2.0mm |
3 |
脂肪浸潤 |
0 |
極少量脂肪細胞,伴纖維化 |
數(shù)層脂肪細胞和纖維化 |
植入部位脂肪細胞聚集區(qū)域延伸擴大 |
植入物周圍完全被脂肪細胞包繞 |
>2.0mm |
4 |
- |
2.3試驗對照結(jié)果說明
在浸提時間/浸提溫度和接受標準一致的情況下,同時比較各試驗的評分標準,GB/T 16886系列比USP測試的位置和試驗動物更全面,評分標準也不低于USP測試,可根據(jù)實驗對象的特性選擇相適應的位置和動物,使評價結(jié)果更全面準確,故GB/T 16886系列更嚴格。
3.總結(jié)
綜上所述,在USP Class VI中,生物材料經(jīng)過的體內(nèi)試驗,分為三個主要部分:急性全身毒性、皮內(nèi)反應和短期植入試驗。該試驗被認為是一種藥物和生物材料的許可認證,不過它只被公認為是材料需要滿足的最低要求。按照USP-NF通則規(guī)定,進行體內(nèi)生物學反應測試的塑料將被劃分為指定的醫(yī)用塑料分級。測試的目的在于確定塑料制品的生物相容性,是否適用于醫(yī)療器械植入物及其它系統(tǒng)。美國塑料分級測試有USP Class I至USP Class VI共6個級別,其中USP Class VI為最高級別。獲評定為美國醫(yī)用塑料第六級(USP Class VI)的塑料意味著已經(jīng)建立了最全面和嚴格的測試。美國醫(yī)用材料第六級(USP Class VI)現(xiàn)在是各類醫(yī)藥級原材料的金標準。而GB/T 16886.1是評價該醫(yī)療器械的最終狀態(tài)。從藥典測試得到的數(shù)據(jù)不足以說明該最終狀態(tài)的醫(yī)療器械。試驗應在最終醫(yī)療器械上、或取自最終器械上有代表性的樣品上、或與最終醫(yī)療器械同樣方式加工(包括滅菌,如需要)的材料上進行。同時,GB/T 16886.1是一個制定生物相容性評價的框架,不是一個試驗核查清單。當表明某一終點與評估相關(guān)時,宜評價與該終點相關(guān)的已有數(shù)據(jù)組以確定是否還需要附加的數(shù)據(jù)組。對某些特定的醫(yī)療器械,可能需要比預期終點更多或更少的終點。宜對生物學風險評定中的任何改變進行論證。宜考慮特定醫(yī)療器械標準中關(guān)于生物相容性方面的具體建議。
故可得出結(jié)論:USP Class VI滿足醫(yī)療產(chǎn)品原材料的最低要求,制造商應根據(jù)產(chǎn)品整體的特征并結(jié)合GB/T 16886.1的要求選擇適宜的生物學試驗并結(jié)合已有的數(shù)據(jù)以全面評估產(chǎn)品的生物相容性。
來源:醫(yī)械鐵鍋燉